- · 《中国铁道科学》数据库[04/09]
- · 中国铁道科学版面费是多[04/09]
- · 《中国铁道科学》投稿方[04/09]
- · 中国土壤与肥料版面费是[04/09]
- · 《中国土壤与肥料》投稿[04/09]
- · 《中国土壤与肥料》数据[04/09]
- · 《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04/09]
?【备考干货】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还好么?土壤与(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其发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地形——地形高低影响水盐运动的方向; 土壤颗粒——土壤颗粒粗细影
其发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地形——地形高低影响水盐运动的方向;
土壤颗粒——土壤颗粒粗细影响水盐运动的速度和高度;
水文——沿海、沿江河,促积盐。
人为原因:
主要通过改变自然条件来影响土壤盐碱化程度。
如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
其危害有: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和抑制微生物活动等。
改良措施:
水利改良——井排井灌和鱼塘台田模式等;
鱼塘—台田模式
化学改良——使用酸性盐类物质;
生物改良——种植耐盐作物;
农业改良——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等。
秸秆还田
真题演练
2016年全国卷1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图中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量。
6~8题为原试卷题号
10.磷高累积区是(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参考答案】A
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海拔处(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参考答案】C
图解
写在最后:磷元素是由岩石风化而来的,通过化学风化过程,磷元素从岩石中释放出来,并在土壤中为陆地植物所利用。温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植物吸收磷元素增加,土壤中的磷元素减少;磷能溶与水,降水时磷能从土壤中淋失,同时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也会将土壤颗粒带走,从而引起土壤有机质的下降。
本题通过了解磷元素在不同自然地理系统中的变化来反演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2019年全国卷3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大棚种植可以提高温度,温度的提高就会增加水分的蒸发,使得土壤中的盐分不断向上运移,加上北方灌溉水源本身含盐量高和过量施用化肥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那么治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措施主要从减少盐的进入和加大盐的排出等方面考虑。减少盐的进入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增施有机肥;加大盐的排出可以淡水淋盐,客土置换等。
【答案】
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
图解
盐渍化成因
引淡淋盐
写在最后:本题以大棚内农业发展产生盐渍化为背景,引导考生关注农业,关注农业劳动,并思考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问题的措施,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引导考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擅于变革,创造性的解决劳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科学》 网址: http://www.zgtryflzz.cn/zonghexinwen/2021/0818/819.html
上一篇:毕业心语,青葱岁月,温情盐中
下一篇:谢德体代表:开拓土壤肥料科学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