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铁道科学》数据库[04/09]
- · 中国铁道科学版面费是多[04/09]
- · 《中国铁道科学》投稿方[04/09]
- · 中国土壤与肥料版面费是[04/09]
- · 《中国土壤与肥料》投稿[04/09]
- · 《中国土壤与肥料》数据[04/09]
- · 《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04/09]
?【备考干货】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还好么?土壤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土壤专题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思维导图 一、形成因素 (1)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为土壤的
土壤专题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思维导图
一、形成因素
(1)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为土壤的发生发育提供最初的物质来源是构成土壤矿物质、提供植物所需养分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壤继承了土壤母质很多重要特征。
另外,岩石风化并非成土母质的唯一来源,无处不在的大气降尘也可为土壤发育提供新鲜底物。
(2)气候
气候主要通过温度和降水全面影响成土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强度和方向。
其中,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全年高温多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植物生长旺盛,微生物分解快,雨水淋溶作用强,导致土壤的有机质被吸收消耗多,积累少。
高纬高寒气候区,植物生长慢,有机质吸收慢,积累多。
干旱气候区,植物少,腐殖质少,有机质来源少 ,积累少。
(3)生物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自身的生命活动中与土壤之间发生着物质和能量交换,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状况。
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并通过啃食和搬运促进有机残体的转化外,有些动物如蚯蚓、白蚁还可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结构、孔隙度和土层排列等。另外,动植物的生长活动也促进成土母质的风化和发育。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分解有机质,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分解矿物质。
例如磷细菌能分解出磷矿石中的磷,钾细菌能分解出钾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固定氮素。氮气在空气的组成中占4/5,数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有一类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们死亡和分解后,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4)地形
地形主要通过影响其他成土因素而发生作用以及在重力作用下对地表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再分配。
平原、低地等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外力堆积,土层深厚。
高原山地地区地势高,生长条件较差,植物生长量小,有机质少,肥力低。
陡坡落差大,土壤易受重力作用和外力侵蚀的影响,土层薄。
(5)人类活动
云南元阳梯田
人类活动通过调节和改变其他成土因素来控制土壤的发育程度及方向,对土壤发生演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合理的人类活动将会促进土壤发育,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将加速土壤退化。
土壤的形成过程
二、土壤结构
土壤由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固体土粒是土壤的主体,约占土壤体积的50%,固体颗粒间的孔隙由气体和水分占据。
(1)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
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2)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肥沃的黑土大约可达5%,但它的作用却很大。
有机质的组成中绝大部分为腐殖质,腐殖质的作用主要有: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增强土壤吸肥保水能力、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和促进土壤植物的生长。
(3)水分:
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体,其中布满着大大小小蜂窝状的孔隙。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同时,还能溶解和输送土壤养分。
(4)空气:
土壤空气既可以促进土壤形成,又促进作物生长,调节土壤温度和促进根系呼吸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科学》 网址: http://www.zgtryflzz.cn/zonghexinwen/2021/0818/819.html
上一篇:毕业心语,青葱岁月,温情盐中
下一篇:谢德体代表:开拓土壤肥料科学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