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新疆开展2021年“世界土壤日”系列主题活动

来源:中国铁道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日报12月5日乌鲁木齐电(记者毛卫华)12月5日是第八个“世界土壤日”,4日,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2021年年会暨第八个世界土壤日系列活动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 会上,来自疆内

中国日报12月5日乌鲁木齐电(记者毛卫华)12月5日是第八个“世界土壤日”,4日,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2021年年会暨第八个世界土壤日系列活动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

会上,来自疆内外的六名土壤盐碱化治理领域专家进行了交流发言。逾百名科研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同探讨干旱区盐碱地治理技术,交流盐碱土改良成果,宣传盐碱土改良知识。

据了解,新疆盐碱土面积占全国的40%,盐碱土地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如今,在新的灌溉生产模式下,盐碱土改良、利用的理论与技术创新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元明介绍,新疆作为我国盐碱地面积最大的省区,盐碱地分布广泛,具有面积大、类型多、积盐重、形成复杂等特点,堪称“世界盐渍土博物馆”,新疆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经过大灌无排、灌排配套、滴灌无排的历程,农业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张元明表示,新疆生地所60年来围绕干旱区资源利用及荒漠化防治在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水文过程、绿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荒漠化防治、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干旱区生态与资源环境遥感、干旱区可持续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针对新疆盐碱地治理存在的现实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尹飞虎在线上进行了“暗管排盐技术现状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展示了这一技术在南北疆的推广应用成果。并结合兵团南疆垦区应用暗管排盐技术改良盐碱地的多个案例,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展望。

据悉,土壤盐碱化和钠化是威胁生态系统的主要土壤退化过程,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威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问题之一。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宣布将2015年定为“国际土壤年”,其口号为“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确定每年12月5日为世界土壤日,以此宣传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倡导土壤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今年的世界土壤日以"防止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应对土壤管理中日益严峻的挑战,防治土壤盐碱化,提高社会土壤意识,鼓励社会改善土壤健康,从而提高人们对维护健康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重要性的认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副主席米宁表示,要切实发挥好人才技术优势,凝聚学科力量,不断创新干旱区盐碱地治理理论体系,突破制约性关键技术,研发适于新疆盐碱土地农业发展的新型产品,创建盐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

此次系列活动由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新疆生地所等单位共同举办,活动将持续一周时间。

(丁文静)(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科学》 网址: http://www.zgtryflzz.cn/zonghexinwen/2022/0422/1306.html



上一篇:既然火星没有生命,人类为什么不敢带回火星土
下一篇:土壤与肥料cscd期刊目录(土壤与肥料学报官网)

中国铁道科学投稿 | 中国铁道科学编辑部| 中国铁道科学版面费 | 中国铁道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铁道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13135110643(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